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58章 他什么都没说,才等于什么都说了!

<b></b>为创作《大国崛起》,陆时又在巴黎待了一周。

当然,这段时间他没敢再去巴黎大学演讲,生怕被那帮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给冲了。

就这样捱到1月中旬,初刊首发。

……

巴黎火车站。

污污污——

火车的汽笛声响起。

陆时正拎着行李,和一众法国好友道别。

在他身边,辜鸿铭也在。

至于蔡元培和蒋国亮,

两人已经带着《大国崛起》的汉语稿率先回国了。

按原本历史,他们会在今年牵头,于上海建立中国教育会,

蔡元培出任会长,

蒋国亮则是爱国女校的理事。

但因为受《大国崛起》的启发,蒋国亮决定直奔rb,参加《新民丛报》的编辑工作,并尝试进行针砭时弊的写作。

离开前,他还说自己已经有了腹稿,连名字都已经想好了——

《中国兴亡问题论》。

这在历史中也确有其事,只是被提前了。

因为《新民丛报》是1902年2月由梁启超在rb横滨创办的,蒋国亮本来只是主编,

现在过去,竟是成了创办人之一。

陆时与众人道别,

“各位,不要再送了。”

好友们都有些不舍。

尤其杜马斯,

“陆教授,你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?留在巴黎多好啊……”

陆时拼命摇头,

“不了不了。”

“唉……”

杜马斯郁闷地连连叹气。

他虽然遗憾,却也明白巴黎和伦敦的差别,

巴黎大学确实很牛,

可再牛牛得过剑桥和牛津吗?

这两所大学都邀请过陆时,不还是被严词拒绝的命运?

杜马斯说:“可惜。”

庞加莱想了想,问道:“陆教授,既然如此,你来担任法兰西学院的通讯院士吧?不用常驻,只要书信、电报往来即可。”

通讯院士的含金量一点儿不低,

直到1997年,法兰西学院才出现第一名华裔院士,获得难度可见一斑。

陆时点头,

“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