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9章 这,就是大家风范

陆时没想到,坐船还要给人讲课。

不过他也习惯了,

在伦敦政经客座的这段时间,各种历史故事、历史分析没少讲,手拿把攥。

陆时笑道:“既然说到彼得大帝,那就聊聊他的父亲好了。”

跳跃有点儿大。

彼什科夫皱眉回忆一阵,接过了话头:“阿列克谢?”

从这话不难看出,他确实是了解历史的,

因为在阿列克谢和彼得一世之间还有两位沙皇,分别是费奥多尔三世、伊凡五世,很多只识字、不读书的人容易张冠李戴。

陆时说:“与彼得大帝一样,阿列克谢也颇有作为。他在位期间,夺取了斯摩棱斯克,得以控制第聂伯河以东,这可能比彼得一世控制波罗的海都重要。”

彼什科夫皱眉,

“说来说去,还是版图。彼得一世的功绩在于西方化、工业化。”

陆时说:“错了。西方化工作在阿列克谢时期就已经开始。你应该知道,彼得大帝从小在皇村长大,而皇村附近就是一个外国人移民区,里面有不少德国技术工人。”

彼什科夫哑口无言。

结果,陆时还没说完,

“而且,彼得大帝的女儿也不是平庸之辈。彼得大帝死后,保守派重新掌权,波罗的海舰队几近荒废,而他的女儿伊丽莎白夺取政权,重新训练海军并打败瑞典。”

萧伯纳提醒道:“彼什科夫先生不关心版图,只关心西方化、工业化。”

陆时接着说:“伊丽莎白积极参与沙俄科学院的建设。她在位期间,俄国出现了一位全才科学家,罗蒙诺索夫,他被誉为‘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’。”

萧伯纳嘴角勾起一个弧度,转向彼什科夫,

“先生,明白了吧?”

彼什科夫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儿。

过了好一阵,他才反应过来,问道:“明……明白什么?”

萧伯纳笑着说:“明白自己不懂祖国的历史。你说你好端端的,招惹陆干什么?他可是我们伦敦政经的客座教授,学界称他为‘现代史学的奠基人’。”

如此年轻就是客座教授?

还特喵的是“现代史学的奠基人”?

这个称号也太唬人了!

彼什科夫目瞪口呆。

陆时说:“伟业不是一代人、两代人就能完成的,需要多代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