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6章 诺贝尔文学奖很牛吗?

瑞典,

斯德哥尔摩,

金碧辉煌的宫殿、气势不凡的教堂、高耸入云的尖塔,狭窄的大街小巷尽显中世纪风采。

瑞典文学院坐落其中,

它是1786年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兰西学院而创建,有院士18名,

因为是终身制,所以有且仅有18名,每当院士去世,文学院才可自行增补,并交由国王批准,

但因为君主立宪削弱了国王权力,这种“批准”大多是走流程。

除院士以外,学院还设有正、副院长,

再就是常务秘书一职。

现在的常务秘书是卡尔·大卫·阿夫·威尔森,

此时,他正在圆桌会议室里忙着处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名单的事。

身后有人问:“卡尔,还没结束吗?”

威尔森转过身,

眼前是一名五十多岁的瑞典男性,

男性几乎没有都市气息,反而透着某种干涩,五官也异常坚定、立体,甚至显得有些突兀。

此人叫汉斯·路德维希·福塞尔,瑞典文学院第一席。

此处“第一席”听着就十分的中二病,

但这并非什么笑话,而是院士终身制导致的席位数量固定,以至于瑞典文学院的院士很像亚瑟王的骑士们,开会也像圆桌议会,显得非常复古。

威尔森说:“我正在研究来自亚洲的作家。”

他指出一个名字,

“你可曾听过胡鸿铭?”

福赛尔纠正:“应该念‘贡’吧?贡鸿铭,就像贡纳尔。”

贡纳尔·温纳伯格是瑞典文学院第二席。

威尔森心里犯嘀咕,

在“gunnar”的拼写中,不是比“gu”多一个字母‘n’吗?

但他没问出来,而是继续说道:“贡鸿铭的许多作品还是不错的。只是不知道现在能不能联系到他,你是知道的,中国此刻正和一堆国家在打生打死呢。”

福赛尔说:“没有打生,只有打死。”

清政府不可能生。

威尔森忍不住吐槽:“你这个人还真是典型的事务官,毫无同理心。”

正如他所说,福赛尔目前在瑞典政府任职。

福赛尔撇撇嘴,

“我只是有能力、正直、高效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